“安全增销量”、“一站式增重”、“操作简单人性化”……这些诱人的广告词来自刷单平台,无一不指向了一项大生意:拼多多刷单。
这些订单欺诈平台在各自的官方网站上公开宣称,他们已经将拼多多的订单欺诈变成了一项易于操作、效果显着、极其受欢迎、最重要的是几乎没有监管风险的好生意。
其中,“拼多多超人气互动平台”多多商户,号称“专注拼多多”,拥有超过25万“买家”; “主攻增销量”的拼克多凸显“第一名气”,拥有超过25万“买家”。 320,000名买家; “专业多多销售平台”淘短网甚至直接在官网首页显示假订单数量。 迄今为止,累计销量已突破800万单。 仅算百度搜索排名靠前的订单诈骗平台,“专业买家”数量就超过百万,累计订单量达千万级。
通过在多个刷单平台注册、接收和完成任务,拼玩分析师通过实际测试发现,拼多多刷单确实简单、高效、低成本、安全,具备管道分发和完成大型订单的条件。规模订单刷。 。 聚焦拼多多这个凭借简单、廉价的特点迅速占领下沉市场的电商平台,刷单行业可以说实现了自己的“下沉”升级。 在专业刷单行业,由于“简单、便宜、安全”,向拼多多转移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不少刷单平台都把“聚焦拼多多”作为自己推广的重点之一。
2019年3月8日,拼多多公开澄清“鼓励欺诈订单”的谣言,称“虚假发货可免除流量处罚”。 但在造假如此专业化、大众化的背景下,拼多多监管造假的能力和意愿,以及其GMV增速,都需要认真审视。
两分钟三步下单,7*24小时技术支持
在拼多多官网商家社区,上述诈骗订单的小广告随处可见。 通过百度搜索,你可以轻松找到10多个号称专业拼多多订餐的平台。 在“拼多多超人气互动平台”多多商家()上,拼玩分析师花了一分钟注册账号,进入“任务大厅”。
“任务大厅”页面就像机场的大屏幕,实时更新商户预订的订单处理任务。 主要有两种方式:扫描二维码和搜索关键词。
所谓“假订单”,是指下单、付款都是真实的,以增加目标产品的网上销量; 发货当然是假的,但是一定要留下完整的物流记录。
订购的第一步是购买指定的产品。
最简单的方法是扫描二维码。 点击“接收任务”,页面会出现二维码。 使用拼多多APP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目标商品页面,购买并支付。
搜索关键词相对复杂。 点击“接收任务”,页面会出现商户名称和关键词; 在拼多多APP上搜索关键词,找到目标商品,然后下单并支付。
其实,搜索关键词并不难——拼多多商家提供的关键词就是商品的具体名称,搜索后就能精准命中目标。
一般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会使用这么长的“关键词”
“男士夏季圆领中老年冰丝T恤,薄款宽松半袖爸爸大码真丝T恤”,这个30字的“关键词”就是品万分析师的任务指令已收到。 搜索结果直接显示目标店铺的产品。
“谁会在网购时使用这么长的关键词进行搜索呢?” 一位资深刷单人士在网上交流中与分析师分享了常识。 如果电商平台真正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查,系统就能立即识别出异常情况。
资深刷单交易员表示,以前刷单交易要复杂得多。 例如,关键词搜索过去只给出“中老年男装”和“冰丝T恤”; 任务页面上,除了主要产品图片和价格清晰外,还编码了店铺和产品名称。
“刷单就像演戏,所有的花样你都得会。” 一位资深刷单人士告诉品玩分析师,这些障碍都是有意设置的。 因此,刷机者接到订单后,一开始不知道该刷哪个产品,只好搜索、比较。 是的,就像普通人购物一样。
之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欺诈订单的细节要求接近正常消费习惯,从而逃避监管。 他们甚至被要求通过刷手的方式进行“假聊天”,即像普通消费者一样,向网店客服询问一些商品细节,比如服装尺码是否太大或太小等。
但多多商家接到任务时,弹出窗口提示:无需假聊。
“拼多多的订单是最好交易的。”一位专业交易员表示。 “你甚至不需要假聊天。 你觉得交易好不好?”
下单付款后,进入第二步下单,复制订单号和发货信息,在下单平台任务页面输入并提交。
该动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商户能够识别出哪个订单是刷单,以便继续进行后续操作。 危险在于,如果大宗买家复制了某款商品的订单号,可能会被电商平台判定为异常。 然而拼多多商家对此几乎没有顾忌。
例如,拼多多商家的拼玩分析师审核了订单,5 天后在多多商家上发布了 120 多个订单操纵任务。
跟单的第三步是商家“发货”。
不发货但有物流信息的快递服务产品,业内被称为“空包”。 每个订餐平台都有配套或合作的空包网站。 商户可以从十几家快递公司列表中选择一个物流单号,输入发货信息并进行购买,然后就会匹配到一个物流单号。
拼多多是最便宜的下单方式,特价空包也是最便宜的。
购买的物流单号输入拼多多商家后台后即可“发货”。 虽然没有实际发货,但物流却在不断流动,一一分析节点,最后就有了送货上门的快递员联系方式。 购买的空包裹的物流轨迹也可以在相关快递公司的网站上找到。
分析师下的订单在一天后显示为已确认收货。 该订单物流单号前7位显示为。 当然,实际上并没有收到任何包裹。
“业内人士都知道,这种序列号只是一个空袋子。”一位专业刷机者告诉品玩。 “只要电商平台想查,就能查到。”
多多商户完成本次刷单任务,总共需要三个步骤。 前两个步骤是通过刷手完成的,时间不超过两分钟。 任务大厅里,数百个商户发布的数千条订单刷单任务实时更新,背后有数十万专业刷单者熟练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几乎所有的分单平台也会突出自己的“7*16小时在线客服、7*24小时技术支持”……
只要没有优惠券匹配,就不会审核
当空包物流显示“签收”时,刷卡人即可前往“确认收货”。 商户再次确认后,就会进入刷单最后一步——提现。
商家在刷单平台发布任务时,必须先支付款项,其中一部分将用于将实际购物款项返还给刷单用户,另一部分则作为佣金给刷手和刷单平台。
以品玩在多多商户完成的这个任务为例。 商家每件衣服支付5元:订单平台佣金1元,商家佣金2.5元,加上空包1.5元(市场均价)。
“现在拼多多刷单很便宜,一般不超过5元。” 上述资深刷友告诉拼玩,在刷单行业,向拼多多转移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主要是因为简单、便宜、安全”。
拼多多刷单价格可以低至3元,甚至1.5元——用机器刷单,无需招募刷单者。
相关部门截获的信息显示,拼多多是机器下单的大客户。
据媒体报道,2018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工商部门查处“全国最大网络诈骗案”,涉案金额逾3.2亿元。
督查人员介绍,涉案公司的特别之处在于,其组建了技术团队,并开发了智能刷单系统。
“与真人交易相比,机器欺诈更容易被平台察觉,但拼多多似乎并不在意,因此欺诈成本一直很低。”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广东女装卖家张东强透露:拼多多最大的忌讳就是使用平台优惠券。 “比如,一款产品售价50元,你用20元优惠券刷单,就可以套现。 这是平台不允许的。 ”
拼玩在拼多多商家社区浏览了数十起拼多多因欺诈被罚款的案例,其中大部分是由于使用平台优惠券所致。
多多商家首页也贴出一条滚动信息:“双十一前后拼多多对店铺的检查不会那么严格,拼多多主要是鼓励销售的新平台,目前只要不使用优惠券,这是非常安全的。” ”。
廉价、安全、“零技术门槛”的拼多多,成为商家青睐的促销方式和居家人士的职业选择。
多多商家声称已入驻近26万刷户,“月入几万不是梦,躺着也能赚钱”; 拼多多()自称是“良心养老平台”,可谓是有诚意——首页底部的运营公司名称、ICP备案号经查询均为真实信息。 另一家刷单平台公开声称,已为拼多多商家下了超过800万笔订单。
刷单平台的推广是公开的、高调的。
养肥后捕捞
“肆意欺骗订单的商家可以活得幸福,但遵守平台规则的商家却无法生存。” 在拼多多官网的商家社区中,有商家甚至贴出了同行作弊订单的表格,称自己曾在后台多次举报,但平台却置若罔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