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控告拼多多/Temu 侵犯知识产权,跨境电商价格战再升级

2024-08-28

两家已经在价格方面违法的跨境电商Shein和拼多多旗下Temu,也一直在互相指责对方在美国违反法律。

刚刚,喜印在华盛顿特区美国联邦法院起诉拼多多/Temu侵犯知识产权。诉讼以严厉的声明开篇,指责拼多多和Temu“基于假冒、窃取商业机密、侵犯知识产权和欺诈的非法企业行为”。

与以往在州法院对Temu提起的诉讼或针对个别侵权行为的维权不同,此次喜音将案件诉至联邦法院,将拼多多及Temu集团其他实体列为被告,并请求陪审团审判。

“Temu 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市场’平台。它控制着卖家活动的方方面面。它规定卖家可以上架哪些产品以及以什么价格上架;鼓励他们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并阻止卖家在承认侵权后将产品从 Temu 网站上撤下。这些行为不是一个合法的第三方‘市场’会做的事情,”诉讼中指出。

西音将特木母公司拼多多董事长陈磊和赵家珍列为被告,但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不在被告之列。根据彭博社个人财富统计,他最近以486亿美元的资产成为中国首富。

喜银此次更过激的举动,是想证明特木并非合法的平台经济公司,因此不应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商家的侵权行为其实是拼多多/特木的行为。诉讼中称:

Temu 不是一个合法的市场()。它对其所谓的市场业务的各个方面都施加了严格的控制,包括对卖家和商品的控制,以尽可能压低价格。Temu 控制其业务的每个阶段和方面,包括设计、制造、定价、营销、运输、销售、客户服务、退货以及从其平台上移除商品。它试图躲在市场平台的法律保护之下,因为否则它将直接对其商业行为相关的侵权和其他产品安全和质量问题承担责任。

与真正的在线市场允许独立卖家决定销售哪些产品和定价不同,Temu 会告诉卖家销售哪些产品和定价。所有产品定价都必须经过 Temu 批准,通常低于成本,这导致卖家利润微薄,而 Temu 则蒙受损失,这些损失由其分公司拼多多承担。如果卖家不同意降价,Temu 会将流量转移到低价商品上,从而有效减少或消除不合作卖家的销售。

拼多多一件代发上架软件_拼多多代上架宝贝_拼多多代上架

两家公司打了好几轮官司。去年,特木指责希银逼迫厂商断绝合作,属于垄断行为;希银反击称,特木贿赂网红​​,制造“虚假欺骗性言论”。原来拼多多代上架,两起诉讼都在去年10月撤诉。12月,特木再次起诉希银,“将与特木有生意往来的商家长期扣留在办公室”,这是对供应商的“流氓式”威胁。

欧美媒体观看此事件后表示:“为争夺5美元裙子的销售权,真是太悲惨了。”中国拥有庞大且过剩的制造加工产能,足以惠及全世界,而跨境电商则成为向全球消化库存的重要渠道。

似乎这就是这两家中国跨境电商巨头在美国Z世代中如此受欢迎的原因。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喜印被评为Z世代受访者中最受欢迎的中国购物应用程序,44%的受访者每月至少在该平台上购物一次,这一比例几乎是老一代受访者(23%)的两倍。

排名第二的是 Temu,41% 的 Z 世代受访者每月至少在该平台上购买一次商品,其次是 Shop,占 36% 和 (24%)。

美国家庭在疫情期间获得的政府补贴都被用于网购,加之美国近年来的高通胀使得人们更愿意花钱购买廉价的生活必需品,让中国的供应链和跨境电商得以大显身手。

在中美贸易战僵持之际,中国电商也享受到了关税豁免政策,即从中国进入美国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可以免征关税。

喜银2017年进入美国市场,2017年跟风,导致喜银估值下跌逾300亿美元。拼多多是中国价格王;作为拼多多美国子公司,Temu也必须证明自己是美国价格王。Temu在去年12月的诉讼中声称,其在美国的销售额是喜银的3倍。

不过,惜银称,为了在美国抢占市场,Temu投入了巨额补贴,甚至每笔订单亏损30美元,而这些补贴均由其母公司拼多多提供。

西银去年申请赴美上市,并秘密向SEC递交申请,等待双方谈妥后公开上市,但之后便杳无音讯;其后又传出想在伦敦上市,但前不久又传出伦敦上市计划取消的消息。目前,西银海外上市尚未获得中国监管机构的批准。

拼多多一件代发上架软件_拼多多代上架_拼多多代上架宝贝

几乎所有在海外销售的中国电商企业,都面临海外监管机构、投资者、媒体甚至政客的质疑:供应链问题、员工工作条件、政治问题等等。

西音指责Temu是一家电商,教唆供应商“生产假冒产品”,但其本身也卷入了侵权诉讼。西音被指控参与了“大规模、系统性、数字化的版权侵权计划,将小设计师和艺术家的作品变成自己的工业产品。”西音还被多家国际服装零售品牌起诉,如For Love、H&M、Levi和。许多独立设计师指责西音抄袭。

此外,美国国会正讨论修改800美元免税小包裹规则,对每个小包裹征收2美元通关费,并限制301商品等“特定类型商品”通过小包裹渠道进口。欧盟也在准备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本国零售商受到排挤。

希银在诉状中写道:“对低价的不懈追求是拼多多商业模式和竞争策略的核心,但它为了实现低价不择手段。”

投诉列举了 Temu 使用的部分策略:窃取商业机密,包括内部定价信息;在 Xiyin(现已更名为 X)上冒充“误导客户”;使用 Xiyin 的商标在谷歌广告中推广 Temu;并在每笔订单上平均亏损 30 美元以巩固其市场地位。

在长达80页的诉状中,惜音列举了大量在美国受到保护的商标、设计、品牌等知识产权,同时还展示了大量网上截图:

(左图:Xiyin 声称其设计了该产品,右图:Xiyin 声称 Temu 侵犯了该产品)

最后,希因一口气列举了特木的16项罪行,包括涉嫌违反美国相关联邦和地方法律等,并要求予以惩罚。

拼多多代上架_拼多多代上架宝贝_拼多多一件代发上架软件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纠纷

希银介绍说,自己是一家在新加坡法律注册的私人有限公司PTE.Ltd,在全球及美国运营超快时尚品牌Shein,而拼多多和Temu的架构是这样的:

喜银和拼多多旗下的特木都是两家走出去比较成功的中国企业,他们的市场、用户、客户都在海外,而美国是最重要的市场。拼多多在美国上市,喜银也一直在努力在美国上市。随着优秀中国企业大批走出去,中国全球化企业的竞争越来越多地发生在海外,在全球市场或者一些重要市场,比如美国、欧洲。中国企业之间发生法律纠纷,通常会根据当地法律,尤其是英美法系寻求仲裁,这样的案件会越来越多。

此次喜银还起诉了特木母公司拼多多,让问题变得更加深刻和复杂。正如诉讼中所述,拼多多认为自己在美国享有“判决豁免权”。喜银也承认,虽然拼多多和特木实际上是相互替代的,但拼多多不会受到在美国获得的判决的执行。

例如,拼多多在最新的20-F表中表示,“我们在中国开展大量业务,我们的很大一部分资产位于中国”,并且“根据美国联邦证券法的民事责任条款,美国法院可能难以执行对我们及我们的高管和董事的判决,因为我们目前的大多数董事和高管都是非美国国民和非居民,而且这些人的很大一部分资产可能位于美国境外。……开曼群岛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院是否会承认或执行美国法院根据美国或任何州的证券法作出的判决,存在不确定性。……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任何条约或其他形式的书面安排来规定相互承认和执行外国判决的机制。”拼多多还明确警告公众,政府监管机构和公众可能无法收集针对拼多多的证据,因为证据位于中国境内。

又一家由中国母公司控制的互联网公司在美国发展壮大那么美国监管和立法部门将如何看待这一情况?

投诉链接: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