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多多的“烧钱推广”曾是行业焦点:从百亿补贴到下沉市场裂变,低价心智靠砸钱快速破圈,用户规模一度突破10亿。但如今,它还需要一直烧钱吗?
**初期烧钱是“敲门砖”,但效率已递减**
下沉市场用户对价格敏感,补贴+社交裂变曾让拼多多快速抢占空白,但随着用户增长见顶,流量成本持续上升——单纯砸钱换流量的边际效益已大幅下降。

**现在已转向“留存优先”,减少对烧钱的依赖**
拼多多早已跳出“烧钱获客”逻辑:拼小圈、多多果园等工具提升用户粘性,农货直供、工厂直连等供应链优化,让性价比脱离补贴也能成立。2023年财报显示,其营销费用占比已从高峰的60%降至40%左右。
**长期看,烧钱不可持续,价值创造才是核心**
平台的竞争力最终靠供需匹配效率(算法推荐)、供应链能力(农货上行),而非补贴。适度推广是必要的,但“一直烧钱”既无必要也不现实——拼多多已从“流量驱动”转向“价值驱动”。
简言之,拼多多不必“一直烧钱”:烧钱是阶段性策略,如今更需靠内生增长站稳脚跟。